4月13日,“2019数字化转型产业互联峰会”在厦门盛大开幕,数百名领军企业代表、闽商翘楚、数字先锋荟萃一堂,深入探讨了数字化转型的价值与实现。本次峰会由人力家主办、FESCO福建协办、阿里钉钉坐镇。
大势所趋:多平台融合赋能数字化转型
在现场,阿里钉钉CPO姜中华(花名:澄真)从阿里巴巴组织演进及人才发展脉络讲起,分享了顺应时代和潮流,调整组织模式、治理模式和人才模式的前瞻性与必要性;阿里钉钉副总裁张毅(花名:陶钧)则指出数字化的首要前提是实现组织在线和智能化,并结合案例剖析了钉钉如何帮助用户把组织、流程、工作变得更为简单。
对于企业尤其关心的“数字化应用”问题,人力窝、人力家创始人兼CEO马西亚以数字化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落地生根”为例,给出了自己的专业性见解。在FESCO福建公司总经理赵严主持的“圆桌会议”环节中,人力家、钉钉、七匹狼副总裁王博、稿定设计副总裁李国栋等数位领军人物共商未来,就“数字经济时代的布局与破局”不断思维碰撞,建言献策。现场气氛十分热烈,高潮迭起。
正如峰会讨论的那样,基础的重复性劳动会被机器替代,但创新不会。组织结构和协同模式创新促进了阿里集团的业务模式革新,也带来了核心竞争力的蝶变,这是阿里的战略眼光。对于以组织和协同方式创变为重点的数字化转型,传统的和新兴的、线下的和线上的人力资源服务品牌也在积极开展数字化布局,峰会主办方人力家和协办方FESCO福建本身就是其中模范。
FESCO作为中国最早的人力资源公司,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线下服务经验及落地能力;钉钉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级服务平台,截止至去年3月31日,企业组织数就已超过700万家;人力家通过发挥专业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优势,推进与钉钉、FESCO的深度合作,将为中国企业组织用户带来更多可能。多平台融合赋能企业,造就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浪高一浪”,不再是想象。而这第一步,往往从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开始。
人力资源管理或将领跑数字化转型
提及数字化转型,绕不开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为什么?从马西亚的演讲中我们不难找到答案——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从凭直觉、感觉、经验向量化、精准、细化的过渡。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是基于平台化的专项赋能,既是企业内部流程再造、减本提效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提升外部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马西亚认为,这种改变最直接的体验者将是HR,因为他们的工作将被科技重新定义:数字化带来互联互通,打破了办公孤岛,HR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平衡业务与组织的关系,用量化的数据指标促进决策,从纯执行角色升级为企业战略布局者。正如马西亚所说,互联网科技帮助HR实现自证价值,盘活业务与组织,“让天下没有难做的HR”。
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必然要求组织的在线化、智能化,其在节约企业人力成本、履约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方面的效能既可以预见,也在被证实。在此次峰会中,人力家带来了基于钉钉平台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智能薪酬和智能社保2.0版本演示,展现了如何在HR的常见工作场景中,通过打通人事数据、考勤数据、薪酬数据、社保数据,把典型的“慢工细活”做得效率准确,并产生可以估量的商业价值,引发全场强烈共鸣。
跳出“坐观”、“质疑”心态,抓紧“量身定制”
当新兴技术向行业和产业下沉,数字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置身浪潮之中的中国企业要转型面临着严峻的现实竞争和心理压力,所以容易陷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焦虑之中。
当然,也有很多企业担心数字化会带来数据安全和竞争公平性问题,因此迟迟不敢“出招”。对此,以人力家、钉钉、FESCO福建为代表的多平台都表示十分理解企业心态,但这种担心其实并无必要:多平台融合并不会碾压中小微企业生存空间,更不会滥用数据,反而会为数据的流转和存储提供线上屏障并促进其为用户本身带来可以衡量的价值。
中国企业数字化升级正如火如荼,要探索出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需要管理者和决策团队一起消化技术路径,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稳打稳扎,“量身定制”。“跑丢一只鞋”不如“先系紧鞋带子”,如何帮助管理者们既抓住时机又平稳转型,恐怕是这次峰会留给人力家、钉钉、FESCO福建这样的数字化“先锋官”们最具挑战性的课题。
版权所有 © 2023 福建华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www.fjhuasu.com 闽ICP备17034359号-1 技术支持:元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