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我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时间:2019-05-21 00:00:00    浏览次数:1265    作者:
          当前,我省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着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等良好的机遇,但也存在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挑战。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民营


      

     当前,我省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着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等良好的机遇,但也存在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挑战。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共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企业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成为最具发展活力、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形式,为推动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做出很大贡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了经济总量做强做大。2018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8.8%,高于全省GDP增长0.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1.2%,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目前全省有20家民营企业入选“中国民企500强”,入选企业数比上年增加10家,有89家民营上市企业,占全省上市公司比重达67.4%。二是促进了全省投资结构的优化。民间投资已成为我省投资的主力军,2018年民间投资增长20.6%,增幅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达94.9%,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平均增幅高11.9个百分点。三是培育了一批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到2018年全省培育形成产值超千亿产业集群有16个,涌现了电子信息、休闲运动鞋、纺织服装、日用工艺陶瓷等产业集群,总数位居全国第5位。四是民营企业占全省工业制造业龙头企业数的92.2%。2018年全省民营企业出口额同比增长7.6%,占全省出口比重的57%,纺织服装、鞋、家具、箱包、玩具、塑料制品等6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我省民营企业出口主要产品,助推全省外向型经济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省民营企业发展中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整体产业层次有待提高。传统产业比重高、新兴产业比重低,低附加值民企占比过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弱。二是市场主体创新意识有待增强。创新能力仍比较薄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仍较少。三是资源依赖发展模式有待转换。多数民营中小企业仍处于粗放生产经营阶段。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过度依赖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增强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主动性。

      必须引导我省民营企业从生产制造领域向生产性服务等领域延伸,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提升,促进企业转型发展;从单体企业向龙头带动、分工协作转换,促进企业集聚发展,共同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推动民营企业融合发展。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构建一体化产业发展体系,促进民营工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支持优势民营企业延伸一产。围绕我省大力组织实施的特色现代农业“五千工程”,立足畜禽、笋竹、水产品、蔬菜等9个重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从完善农产品产业链、解决关键生产技术问题入手,引导加工企业强化农副产品生产技术、精深加工领域的研发,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科技含量;发展农产品产地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以工业化理念推动产销衔接,建立产销联盟,延伸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小镇、电子商务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新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优势民营企业拓展三产。加强民营企业投资政策引导,重点是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加快建立行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着力消除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民营企业准入的显性或隐性门槛,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城乡基础设施、市政公用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养老、家政、医疗、旅游、物流、教育、文化等各类服务业投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智能制造,引导企业加大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发展。

     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围绕我省工业主导产业规模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精准了解重点产业领域、重点企业转型发展需求,完善工业产业发展路线图,优化存量结构,培育增量资源,实施民营企业分业引导分企施策,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民营主导产业规模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突出“强芯补屏”,加快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一批“补短板”项目,推动终端产品应用领域科技创新;机械装备产业重点实施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集聚化;石化工业完善产业空间布局,围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加快拓展创新链,推动产品高值化发展。民营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深入实施“三品”战略,促进纺织服装、制鞋、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主动适应产品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科技创新态势,促进企业智能改造、结构优化、产品创新,向高端产品链、价值链延伸拓展,实现产品创新、精品制造、品牌提升。民营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和医药、海洋高新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引进先进设备和制造工艺,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挖掘产业发展潜能,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提高竞争力和规模效益,发挥民营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

     推动民营企业集聚发展。培育龙头企业。以产业链延伸、企业集聚为重点,健全民营企业发展机制,加强龙头企业产业链梳理,策划生成一批产业链缺失或薄弱环节项目,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项目投资。支持优势民营企业跨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外大企业合作实现规模扩张,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影响大、带动辐射能力强的产业龙头企业。引导分工协作。着力区域分工协作。发挥我省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内沿海城镇发展带与山区绿色发展带优势,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沿海地区企业有序转移,共建产业园区、推动山海协同发展,促进产业、企业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实现“两区”“两带”产业分工与融合发展。着力企业分工协作。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中小微企业纳入龙头企业生产营销网络,进入龙头企业产业链分工的上下游经营环节,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带动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民营企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要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平台、新商业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以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持续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等具有新动能特征的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新兴产业创新平台,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推动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以补短板培育新动能。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缺失环节,实施更为精准的“补短板”招商,培育储备一批创新型“单项冠军”企业,在石墨烯、虚拟现实、增材制造、人工智能等应用领域,引进一批创新型项目。以品牌提升发展新动能。实施“三品战略”,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我省民营制造业的整体质量和品牌附加值。

地址:漳州市长泰县岩溪工业集中区盛发东路6号 电话:0596-8188333  传真:0596-8366699  邮编:363902

版权所有 © 2023 福建华塑新材料有限公司 www.fjhuasu.com 闽ICP备17034359号-1 技术支持:元码科技